查查知识网

乌托邦什么意思哦(乌托邦到底是什么意思)

发布者:刘龙远
导读图片大家应该都听过乌托邦这个词,却很少有人知道乌托邦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乌托邦》这本书的全名很长,叫作《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


乌托邦什么意思哦(乌托邦到底是什么意思)

图片

大家应该都听过乌托邦这个词,却很少有人知道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


《乌托邦》这本书的全名很长,叫作《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该书是世界上第一部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作品,虚构了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以《乌托邦》而名垂史册的托马斯▪莫尔,是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阅历丰富的政治家和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1478年,托马斯▪莫尔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 ,曾当过律师、大法官、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1535年,托马斯▪莫尔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1935年,在托马斯▪莫尔逝世400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Pius XI册封为圣人,在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 Paul 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这位眼光敏锐、思想深邃的察世者,将自己身处英国所见所感诉诸笔下,集结为《乌托邦》一书。


原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谈到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熟悉英国这个时期历史的读者一望而知,这指的是莫尔置身其中的英国社会,这一部分内容有力抨击了英国社会的种种不公与黑暗。作者在创作时,运用虚实相生的影射手法,既巧妙地点染了自己对英国社会的讽刺与评判,又使得他人无法从书中找到蛛丝马迹来责难自己。


第二部分描绘乌托邦这个理想国,与第一部分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与强烈的比较,作者关于未来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都包含在这一部分。整体来看,《乌托邦》严肃犀利地批判了英国的专制君主制度及其野蛮暴虐的对外侵略政策,揭露了英国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采用圈地运动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广大小手工业者和农民被贵族、贪官欺压而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社会状况。


那么,在托马斯▪莫尔看来,理想社会应该是什么模样呢?


首先,摒弃私有制,提倡公有制;

其次,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消费;

第三,实行按需分配,不需要商品和货币;

第四,男女平等,女性同样有追求幸福和个性解放的权利;

第五,最高领导为终身制,保留奴隶阶层。


以当今时代的眼光来看待托马斯▪莫尔“空想的国家”可以发现,作者对于脑海中理想社会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荒诞性和自相矛盾之处。例如,保留奴隶阶层。奴隶的存在,本身已经表明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在个人行动方面的不自由和在人格尊严方面的受轻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者对于理性社会的想象,还停留在按需分配的小国寡民时代,没有考虑到迅速增长的生产力对社会结构所带来的冲击。全书中所描绘的,是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的手工业生产,鼓励农民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由于缺乏具有现代性的工业机械,乌托邦能输出的基本上只是些原料,如羊毛、亚麻、生皮、木材、染剂、油脂,以及蜂蜜、谷物、牲口之类。而从长期来看,要想保持这样十分原始、单一的生产模式是十分困难的。


理想社会之所以存在,可能就是因为它突破了很多现实社会的框架,将人们对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氛围近乎完美的模式寄托其中,而不愿意面对现实的残酷、冷漠、不公与凋零。也许正是通过《乌托邦》,作者心中对于现实的失望得到了发泄,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也得以展现。


人们其实早就知道,乌托邦是一个难以抵达的地方,就如同武陵人隐居的桃花源一般,等到要进入其中之时才会醒悟自己已经“忘路之远近”。比起虚无缥缈的乌托邦,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才更重要。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观察某些国家,我们能够看到“乌托邦”这种社会理想部分落地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