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孩子做题粗心怎么办呀

发布者:马悦
导读晚饭后散步,邻居小轩妈妈跟我倾诉。说小轩的考试成绩一直都不理想。明明很聪明但次次排名中下游。也问过老师原因,看过孩子卷子,发现孩子简单题却总是出错,能把加号看成减号,计算的时候还总是忽略小括号。要么就

晚饭后散步,邻居小轩妈妈跟我倾诉。说小轩的考试成绩一直都不理想。明明很聪明但次次排名中下游。也问过老师原因,看过孩子卷子,发现孩子简单题却总是出错,能把加号看成减号,计算的时候还总是忽略小括号。要么就是结果对了,过程只有两句话导致丢了一半分。

而且每次考试都会犯同样的错误,每次都是不该丢分的题。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嘴里说着改说:“这次只是马虎了”。可是下次还是犯,这等以后大考影响升学怎么办?

相信小轩这种情况是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头疼的问题,每个班级也几乎都存在有这种情况,而且还不在少数。很多孩子的智商也没有问题,偏偏每次错题的理由都不相同,令大人们无可奈何。

看一下几种具体错题理由,你的孩子中了几招?

1、不重视步骤

做题只写开头和结果,把中间步骤都省略,因为缺少对步骤的推敲,所以很容易导致结果的错误。比如数学中的解方程,求未知数,很多孩子只写第一步和最终未知数的结果,一味的追求“精简”。

2、不熟悉公式

最容易出错的就是计算题,计算题一般出现在数学或其它理科科目内。比如课本内的乘法法则,还有各种相似的性质与判定。运用的时候孩子容易混淆导致错用,费时费力好不容易计算出来的题却是错的,打击孩子写计算题的动力。

3、没读懂或是曲解题意

孩子在做题的时候没有正确理解题干条件或是不清楚题目所求。研究统计发现:“在小学四、五、六年级中没读懂题意的发生率高达35%”。因为这个阶段的题目会明显变难和增多,比起一年级的简单的加法复杂了许多,而且也会多出很多陌生的词汇,这就又关系到了语文基础,由于语文基础差导致读不懂题目或是曲解题意,只好靠蒙来猜答案。

看完以上几种理由,发现大致都是都是粗心,不认真的表现。这几乎是大部分错题的原罪,不重视步骤曲解题意,公式不熟悉等等都因学习不够细心。不管是低年级的小孩子,还是高年级的中学生,甚至是已经毕业的成年人,在学习上都经常会出现粗心。“上次错了,这次还错”“怎么这么大意?这题多简单”,不止家长看了生气,孩子自己也会懊悔。试卷发下来很多,写错的题再仔细算一遍都能算对,正所谓“大意失荆州”。

没认真写,粗心,没记住”等等是孩子找解释的挡箭牌,家长也默认是孩子态度的问题。实际上,这些只是解释错题的借口,可导致不认真和粗心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很多家长在这方面都陷入了误区。

误区:

第一个误区,潜意识认为是孩子在学习上没有上进心。

把成绩的问题归咎到孩子不爱学习,粗心马虎上。其实很有可能是孩子生理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粗心。研究表明“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不一致。有的孩子视知觉能力没有达到同龄人水平,视觉分辨发展不足,容易出现读错字,视觉记忆和理解不佳,造成阅读不畅等情况”。所以说孩子的粗心很有可能是被动导致的,家长不要轻易下结论。

第二个误区,只关注孩子学习,忽略日常生活习惯。

学习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学习的认真,离不开生活的细致。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追求条理;成绩粗心的孩子,日常生活中丢三落四,没有条理性。就好比有些孩子学校的课桌桌面乱七八糟,书本乱丢,就会发现他在家里一般也不爱打扫。桌面整洁的孩子,家里房间收拾的也很利落干净。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可以映射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生活中的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在学校的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孩子错题的原因是粗心,粗心的背后隐藏着更深一层的问题。家长不要把原因全归咎在孩子本身的学习态度上,要陪孩子一起深究原因。由浅入深,从表层到根源逐步解决问题。

教育三步走

首先搞清楚哪方面粗心。是读不懂题意?还是总看错题?或是用错了公式?又或者以上几种都犯了。比方说,陪孩子分析试卷时,问他这一道计算题为什么错?孩子说“我以为要求的是体积,原来是面积。”这就明白了,孩子粗心在没读懂题意上。

然后我就告诉孩子:“遇到计算题之前,先搞清楚题目中给了几个条件,可能要求什么结果?然后一一对号入座,把一道题拆解开来,就能读对了”。后来孩子做题时便有意识地多读几遍,把条件都划起来,正确率果然提高了很多。

其次,教会孩子记录错题的习惯。很多人觉得学习要靠天赋,其实天赋只是决定起点的高低,并不能决定终点。所以“多动笔,多练习,才能考出好成绩”这句话不无道理。大部分学霸都是从题海中闯荡出来的,很多学生一道题会反复做,做到熟练为止。

丹尼尔科伊尔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提到了一万小时定律:“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坚持反复练习,一万小时以上才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所以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把不熟练的题,做错的题摘抄到一个本子上,反复阅读,反复练习,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思考,把错题牢记于心,把难啃的骨头都成功咬下来。

最后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细心的好习惯。平日里在家里什么样,在学校就会怎样表现。在家里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在学习中也会面对同样问题。相反的,在家里收拾的整洁有序,在学习上会更加细心。

有意的培养孩子细心的好习惯,督促孩子自己收拾房间,收拾课桌。还可以画一张“细心表”,每成功一次就记录下一次,观察孩子的进步。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处理家庭事务时不要太仓促大意,要细致入微。慢慢的,一点一滴的陪伴孩子养成细心的习惯。

结语:

教育家说:“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在表象背后寻找真正的根源以及解决办法。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慢慢纠正,坚持执行,帮孩子改掉坏习惯,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