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知识网

素质教育期刊(中国素质教育)

发布者:李熙
导读作者罗平世【摘要】素质教育是个热门话题,但对素质和素质教育,人们仍有一些片面看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对素质、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素质的心理因素,素质教育的三要素,并提出素质教育的瓶颈及

作者:罗平世

素质教育期刊(中国素质教育)

【摘要】

素质教育是个热门话题,但对素质和素质教育,人们仍有一些片面看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对素质、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素质的心理因素,素质教育的三要素,并提出素质教育的瓶颈及解决途径,为使素质教育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关键词】

素质、素质教育三要素

【正文】

“素质”、“素质教育”、“高素质人才”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可是,素质究竟是什么?何谓素质教育?怎样的人才是高素质人才?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没找到一个权威的说法。于是,根据我的教育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素质——人的本质属性

对素质一词,尽管人们不太明白它的确切含义,但对它还是有一个较为一致的感性认知的。

首先,素质是人的属性。人的身体、骨骼、组织、器官,是基本相同的,至于人的肤色、性别、长相、血型等,主要取决于遗传基因,通常不归属于素质的范畴。我们所讲的素质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即与人的大脑活动密切相关本质属性。如人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创新意识、社交能力,当然也包括对图形色彩的敏感,对音乐旋律的灵感,以及身体的灵活性,应激性即艺术、体育的天赋等。

其次,人的先天因素只是素质的物质基础。素质主要是由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社会实践,即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人的婴幼儿时期和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发育和大脑潜能开发的最好时期,也是素质基本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一个人的素质基本形成后,在一定条件下是稳定的,并将长期影响他的人生追求和行事风格。当然,稳定是相对的,在其以后的社会活动中还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还有,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个体。对人的素质,除少数身体方面的属性外,它是不可定量测定的。它只是以世人的行为方式、道德标准、是非对错为参照。人们通常设计一些测试题来评价应试者素质的高低,但也只能比较某些方面。想给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比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智力潜能制定评分细则,加以量化来评定优劣是荒谬的。另外,一个人可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比其他人素质高,但任何人不可能各个方面都超乎常人。俗话讲:“人无完人”即此意思。虽然高素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往往是成功的人,但成功的人在人们心目中不一定都是高素质的。所以说,素质是由人们评价的。它不仅具有阶级性,还具有民族性,甚至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简言之:素质是人的基本属性。它与人体特别是人的大脑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个人的高级属性。健全的身体特别是复杂的大脑是素质的物质条件,大脑活动才是素质的根本。一个人素质的形成虽与先天有关,但主要是由后天教育及自身社会实践决定的。从婴幼儿到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素质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人的素质通常没有统一的测量标准,它只是以人们的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是非判断为参照,因此具有相对性。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素质是具有阶级性的。个人素质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社会价值,但人在社会活动中会不断修正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素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可塑性,因此,素质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素质教育期刊(中国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理想的教育模式

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他的个人前途和社会价值,国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教育的天职。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素质教育?

西方教育重视先进科学技术,重视个性自由发展:西方教育重视竞争意识的培养,鼓励个人奋斗,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现代化。但它以个人的成功为最高目标,为获得权利和财富不惜损人利己,甚至不择手段的资本主义属性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因此,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教育模式。

东方教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外来文化有所抵制、轻视甚至排斥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注重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但安于现状,不愿改革创新,缺乏竞争意识。可以说,传统的东方教育模式也是落后的。

我们需要的是东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融合。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肯定有很多好的东西。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仍有很强的发展势头。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吸收转化并加以创新。当今是竞争的社会,引进西方的竞争意识,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精英,有利于我们在强权政治的社会氛围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只有这一条路可走。我相信,吸收东西方教育的先进思想和方法,而舍弃其不足之处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模式适合中国国情,肯定有极强的生命力,更有其快速发展的空间。

素质教育期刊(中国素质教育)

三、素质教育三要素缺一不可

一个人素质的形成,是从胎儿时期开始的。婴幼儿时期母亲的乳汁和早期的营养显然是大脑发育的物质基础。大脑的体积、沟回,脑细胞的数目,脑细胞间的交联程度,与之有很大的关系。人一出生就认识了妈妈,随着婴儿的长大,大脑在发育的同时也收集和处理每天所接受到的信息,形成最初对人间的认识,并有了人的情感。婴幼儿到青少年时期,孩子在长大的同时接受并贮存了大量信息。有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有文化的、科学的、技术的,有音乐的、美术的、体育的。通过对信息的处理(筛选、比较、去留、压缩)形成记忆,形成感性认识,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自己应对社会方方面面的预备程序,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独立于其他任何人的素养、人格、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婴幼儿时期影响孩子最大的是与孩子有血缘关系的父母、亲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他们情感的亲疏,他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式都对孩子最初素质的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

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以后,学校逐渐取代家长负起了素质教育的责任。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因材施教,不仅传授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更开发其智力和潜能,使之最终成为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教育的独特性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使之结合国家、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对孩子的作用是长期的,有潜移默化的特征和不可预知性。由于孩子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或多或少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上人们的正面行为,特别是一些英雄模范的优秀事迹,将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而社会上一些腐败、庸俗、不健康的负面信息也会留在孩子的大脑中,虽然大多数负面影响会随着孩子长大是非判断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清除,但对少数人而言,这些影响会在大脑中记忆并放大,最终误导孩子走向歧途。

家庭、学校、社会是素质教育的三要素,忽视家庭和社会在素质教育上的重要性,将人的素质的提高全寄托在学校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行的,虽然学校的素质教育是三者中最重要的。

素质教育期刊(中国素质教育)

四、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瓶颈及建议

1、应试教育应该淡出

“应试教育”是一个有争议的词汇,又是一个常用词,人们经常对其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实,人们对应试教育的看法也有着片面性。一些人认为应试教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只以升学率为唯一目标,以题海战术为唯一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为解题机器……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试教育是目前必不可少的教育模式,且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学识、高能力、高素质人才,为祖国的崛起功不可没。另外,社会、家长和学生本人把高考上线率高的学校看作好学校也无可非议 实际上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数优秀的,所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它只是素质教育的片面化,一种权宜之计。应试教育以给高一级学校培养和选拔人才为最终目的,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在现今社会也有存在的价值。如何将其向素质教育方向引导,是教育部门的优先议题。应试教育是跟着高考指挥棒转的,指挥棒如何转是教育行政部门智慧的体现。我想如果不在高考改革上过多地折腾,搞3+1、3+x,那么学生对理、化、生、政、史、地等也会多一些涉入。如果不在高二搞选修和必修,那么高一偏科、高二分科、高三分流,学文科的不懂理、化,学理科的不懂史、地的现象就不会出现。

2、完善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无疑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伟大举措。但是,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中小学的义务教育仍不如人意。这些地区学校位置差,教学条件差,教师待遇差,教师素质差的状况不仅没有根本改观,反而进入了恶性循环。外面的大学生宁可在家啃老也不愿去农村学校工作,外面的合格教师进不来,在校的合格教师留不住,能留住的就是几个本土教师。他们没有机会脱产进修,更没有多余的钱外出参观、旅游,其见识甚至少于外出打工的民工。我们很难设想,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教师能在素质教育上做出多大的成绩来。如果我们的政府给农村学校多一点投入,如果能切实组织些支教志愿者小分队短期轮换,如果假期组织乡土教师外出参观、旅游或进修,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增长他们的见识,我想农村教育也能走出困境。然而,我们似乎太注重重点中学的升学率,太注意教育的商业行为。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也很少真正关心农村贫困学校,即便去了,也怕与这些学校想要点资金、想要点设备、想要点教师的校长纠缠。

3、注重家长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素质教育无疑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校长、教师都义不容辞。可是,家长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则没有得到重视。笔者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些话:“学校把学生培养的聪明很难,培养得很蠢很容易。”“学校出了传授一点知识以外,到底还应该还能干点什么?我对学校一直抱怀疑和悲观的态度。”家长把孩子交到学校,也就把对孩子的教育权全交给了学校。其实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孩子的素质是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形成。可当我们为了增加家庭的收入长年在外,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虽属无奈,可是否想过这样也放弃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当我们为了一点小事而夫妻争吵不休甚至离异,是否想过给孩子留下一份家庭的温馨?当我们在牌桌上坐一整天时,是否想到孩子此时也需要呵护?当我们指责学校只教书不育人时,自己是否给孩子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孩子既是学校的,也是父母的啊。

4、强化社会对素质教育应承担的责任。有的教师说,在学校学一天,不如在社会上一小时。当然指的是在学校进行一整天的理想前途教育,在社会上上网看影视,受到社会阴暗面的影响,就抵消光了。的确,现在社会上仍有许多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东西,比如有许多不健康的网站,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影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的基本上是健康向上的,特别是科学、教育频道,对青少年增长见识、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少儿节目整体也不错。但省台就过多的播出一些孩子不孝顺父母、父母有外遇离异、电视台帮忙寻找亲人却播出一些不近人情、为几个钱吵得天翻地覆的市井小民的不良形象。县台更多的是性药广告、美容丰乳、风湿痔疮。笔者在街边书摊转转,很少有适合少年儿童成长的书刊,大多数杂志小报都被明星绯闻、千奇百怪的东西充斥……这样的社会氛围,对大人似乎是见怪不怪,但对还缺少免疫力的孩子,是否该净化一下?

素质教育期刊(中国素质教育)

五、结语

素质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兴亡的大事。俗话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育人之难。而现今不论是国家的和平发展,还是社会的繁荣进步,其关键都在人,在人的素质。因而,素质教育就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任何忽视素质教育的思想、做法都是对社会前进潮流的阻碍。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虽会遇到这样那样甚至难以克服的困难和挫折,但它有着特殊的生命力,终将克服一切面临的困难而健康成长,步入一个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期。

参考书籍:

《现代教育学》 新华出版社 陈秋云等主编

《生活经典》 教育出版社